普门品原文网

什么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19-11-09 10:13:46作者:普门品原文网
什么是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么区别?

\

什么是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亦称大乘教,略称大乘,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因能运载无量众生到达菩提涅磐之彼岸,成就佛果,故名。在佛教的声闻、缘觉和菩萨乘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历史上的北传佛教均以大乘为主。而现代一些学者狭义的大乘佛教则专指汉传佛教,并与南传、藏传(密乘)组成现代佛教的三大语系。

  大乘佛教包括信、愿、行、证四个阶次的修学。大乘菩萨道修学,从十信位圆满后,入初住位的布施,然后进入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修六度,由于善知识摄受而入不退转住(第七住),亲证第八识如来藏心。自此后便有第十住见性、十行十回向后入初地,地地增上,最后在最后身菩萨时,坐菩提树下,成就四智圆明的佛果。易行道的净土法门则以信愿念佛为主,净业三福为辅,仰承佛力往生得不退转后,再回娑婆修菩萨道直至成就无上菩提。 大乘佛法以亲证真心阿赖耶识为根本标的,在亲证真心后,便踏上内门修六度万行的菩萨道。菩萨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行)为方便摄受众生,修学三乘菩提,普度众生。

\

  小乘教以罗汉的解脱为目标,大乘教则以菩萨道的圆满--成佛为目标。所以,菩萨之道,深广无尽,其主要内容为:菩萨,发菩提心,行六波罗蜜多,历十地而成佛。根据《大智度论》的三句话可以总括大乘:1.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一切智智即是无上菩提;2.大悲为上首--发大悲心以普济众生之苦;3.无所得为方便行--体证缘生空无我之义,忘我而为众生服役,严净国土。

  大乘佛教以佛陀的遗留原则(三法印或进一步总结的一实相印),来发挥佛陀众生平等,慈航普度,自觉觉他,利益救度一切众生为目的之本怀--菩萨道的菩提心。修持与教理体系上,大乘佛教更精深圆满,境界广大无艮,修行果位直趋无上菩提。大乘佛教的教义在小乘基础上,进一步开显了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六度万行与菩萨道,一心本净,众生平等众生亦可成佛等思想。从小乘的四谛、十二因缘到唯识学如来藏,三乘佛法一以惯之却在博大精深程度上节节增上,构成了完整的佛教体系。弘法方法上,大乘佛教注重信仰与实践,强调实事求是,因地因人制宜(四悉檀),大乘佛教灵活开放、慈悲平等、普度众生、贴近生活。佛在古印度传播佛教教义,其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是众生平等,慈悲普度的理念,以反对婆罗门教的野蛮种姓隔离的等级制度。而此平等与普度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大乘教义里。总而言之,大乘是佛陀教诲的根本精神所在。

  佛祖释伽牟尼涅盘之后,佛教就渐分为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追求菩萨道的普渡众生,求无上菩提的佛果。小乘佛教强调修炼自我的声闻乘,以罗汉的解脱为目标。大乘僧人基本食素,小乘僧人可食三净肉。大乘僧人和小乘僧人虽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但却因宗派不同,一直争论不休。

  佛祖在世的时候,已经说到未来大乘佛教就在中国,而后传播世界。

  大乘佛教的精神是利益众生,把将众生在苦难中解救出来。中国若干千年来灾难重重,而在此大乘佛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众在佛门之中得到无尽的法益,灾难和痛苦得到了安抚,深受快乐。奠定大乘佛教在中国的重要地位,故出现了户户观世音,家家弥勒佛。

  大乘佛教在中国原有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基础,增添了菩萨行的教育。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发心修行至于福德有余,深涉国家社会服务人群,宏法利生,令一切有情,也能觉悟真理。

  以广行六波罗蜜多来成熟自己,以广行四摄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去成熟其他一切有情,心胸广大而行事细腻是其特性。 整个大乘佛教就是透过六度、四摄,积极地提升自己慈悲和智慧的能力,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的培养。自利益人,也提升人们量大福大,心大功德大的博大胸怀,无论布施一钱,乃至常施恩惠于万众,不望其报,於一切有情起如自己平等之心,福慧双运。故此,大乘佛教影响了中国历代无数民众,为国家和平和安康做出巨大的贡献。

\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么区别?

  大小乘的分别,主要在于大乘着重利他(利益大众的行为),小乘着重自己解脱。大乘有不同的经典,在教义上有所发挥和发展。这里可以举几个特点:首先大乘在灭谛上进一步说无住涅槃。从理论上说,十二因缘灭,灭的只是不合缘生缘灭真理的无明烦恼,而不是缘生缘灭的法,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所以到了佛的圆满觉悟的境界,就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能在因缘生灭的世界中,永无休歇地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事,而随时随处安住在涅槃的境界。其次根据缘起的道理,说明一法以一切法为缘而生起,同时又是生起一切法之缘,所以任何人与一切众生都有同体的关系,好像海里面的一个小水泡和整个海水是同体关系一样。所以说,一切众生是我父母,又说视众生如一子(独子),这样地兴起大慈悲心(慈是同情人之喜乐,悲是同情人之忧苦),无有疲厌地为众生供给使。大乘佛教特别发扬这种菩萨行的人生观,并且特别鼓励六度和四摄的行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普门品全文

  • 普门品注音

  • 普门品注释

版权所有:普门品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