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交城玄中寺监院 悟证 尊敬的各位领导、诸山长老: 尊敬的各位法师、专家学者及护法居士: 正值丁亥金秋之季,迎来了山西省佛教协会暨五台山佛教协会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在这喜庆庄严的节日里,我们大家善缘相聚,法喜充满。在这次活动中,我受法会之委托,承蒙诸位大德的关怀,在此发言,以表达我本人对这次法会的真诚祝贺和对各界同仁深情的祝福。 一、净土宗思想与构建和谐山西的意义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典籍繁多,义理深刻,所以古今以来追随研学,深入潜修者,不胜枚举,犹如天雨普润万物,咸得恩泽。字句真诠,入人心脑,感人肺腑,受益者涉及士农工商,男女老幼。所以,佛教人才辈出,千古而不息。在这次法会中,大家能共同探讨净土思想义理,构建和谐山西,这对体现佛教的精神与特色,具有深刻的意义。 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其主要内涵是持名念佛为内因,以阿弥陀佛慈悲摄持为外缘,发心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国土为最终归宿。此宗发展始自东汉(公元167年),由安世高和支娄迦谶两大译经师,相继翻译出诸多净土经典,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唐代才真正形成宗派。在此期间,净土宗聚众念佛的共修事例,始于东晋慧远大师。后经南北朝梁代昙鸾、唐代道绰、善导等诸大德,完善了净土宗修学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后有诸祖大德大力弘扬,各有章疏着述,阐扬净土教义。同时为中国本土文化,诸如文学、音乐、绘画、建筑、哲学、科技等方面,都注入了活力与生机。佛教净土思想文化对社会和谐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道德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净土宗与社会道德升华的内在关系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史,何尝不是通过种种方式方法来
维护人类社会公共道德及个人家庭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亦是人我众生,齐家立身成业的必要条件。道德二字,包括二重价值结构,道是人类社会最终追求的目标,无形无相,充满虚空法界,蕴入人心,成为一切行为的价值之源;德是身心行为的具体表述,可以服务社会利益人群,听而可闻,视而可见的规范行为,称之为德。用佛教理论的关系阐述道为体、德为用,道为理,德为事。由此可知,道德二字含摄着人类社会的关怀和现实追求。时值二十一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之际,国家重新提出以德治国的重大举措,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客观规律的。以德治国,必然是需要长期努力。根据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文化,用不同的宣传方式,提倡道德,改善人心,达到国富民强,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佛教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是佛教文化大省,有四大名山之一五台山圣地,又有世界公认的净土祖庭玄中寺,佛教文化在山西源远流长,历代高僧层出不穷,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三、净土宗如何适应现代社会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各宗派都具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适应不同的社会时代背景。净土宗文化独具魅力,尤其适应当今时代,正如佛在经上所讲的“三根普被,利纯全收”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之所以能够如此的宏博,像大海一样能容纳百川,第一佛慈广大,第二佛慧无量,第三净土教理圆融至极而不可思议。上上善根之人可修,下下智之人易学。诸佛寂灭国土,一切无量功德,感而随现,适应不同根性众生。净土法门简便易行,只在当下一念,别无其它任何所求,诚如佛在经上所讲修学净土,证得“阿鞞跋致”,就是圆证三不退,“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净土思想,既阐明世间伦理道德,做人的基础,又揭示人我众生出世成佛之正因。一名弥陀佛号直下念去,身心清凉自在,智慧开朗,待人接物,一举一动,不离方寸心田,而成就菩提善果。因为佛教文化,始终教人应当如何修学清净心,努力去除个人身心不健康因素,从事到理高度统一,成就一切事物,真正服务社会。因为净土理念既容纳世间法,也包括出世间密因,既教育世间人,端心正念,提升境界,也能普度众生,出离六道,成就佛果。对现代人和社会而言,可以提高人伦道德,小到家庭教育,乃至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进而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诸位大德各界同仁,我们选此吉日良时,在此清凉圣地五台山,庄严隆重地举办五台山佛教协会暨山西省佛协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得到山西省人民政府及五台山区政府的大力在此我们同心祝愿世界和平,人民安乐,佛日增辉,法运昌隆。 祝所有与会同仁身心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