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摄大乘论》要义

发布时间:2019-10-15 10:17:26作者:普门品原文网

说这个《摄大乘论》,是咱们早就定下来的,所以就不用多罗索。但实在来说,对唯识典籍我现在没有费心思了,因为唯识的根本大典我都看过了好多遍,而且深有心得。我发觉现在有不少唯识研究者成了雕虫,有人在雕龙,我们来雕虫,钻到里边儿出不来了。去年咱们开永明延寿法师研讨会,卢璕先生问我一个问题,是四分的问题,安慧论师是一分说,难陀论师是二分说,陈那论师是三分说,护法论师是四分说。相分是认识对象,见分认识相分,自证分认识见分、证自证分,证自证分认识自证分。安慧论师这么说,难陀论师这么说,陈那论师这么说,护法论师又这么说,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呢?我记得好象他是问的这个,当时是在虎跑那儿问的,这问的就是雕虫问题,我找了个借口就走了,没回答。还有一个先生,其实我不认识他,可能是他认识我,他问我种子的本有、新熏问题,说有的认为本有,有的认为新熏,有的认为既有本有又有新熏,那么实际情况到底是如何?这问题给卢璕先生的问题一样,都是气死人的雕虫问题。卢璕先生我认识,所以我避开,这位先生我不认识,所以我说你这是“笨家伙问些笨问题,论师们给你了一个笨答案”。在当时就有人问这笨问题,不是现在你才有。论师们给了你一个笨答案了,何必我再给呢?论师们的答案是笨答案,是不对的答案,但起到了堵口的作用,我再给你一个新的答案,也是一个根本就不对的笨答案,仅只是起堵口的作用。越往后来,在起堵口的作用的同时,弊端越明显――给你加了一种分别,第一个答案的时候,只有一个答案,虽然是笨答案,但你是一个笨家伙,所以完全封住了你的口,但第二个笨答案,就有分别了,因为有两个笨答案了,答案又不一样,你就分别了。当然,可能是问者并不知道前边儿已经有一个答案了。现在人已经知道有好几种答案了。越往后分别越多。因为答案越多,这分别还给以前的分别不一样,前边儿是在问题上分别,现在是在答案上分别,现在在《成唯识论》上已经有三、四个笨答案了,还要多少?所以,这雕虫问题就是根本就不值得回答的问题,但他又是认认真真地问,你若是回答,永远没个完,当然,不会没个完的,我要是真的给他回答了,说实在的,只是给他添了一个分别而已。前天从肉身殿过来一个师父,他在五明佛学院呆了好几年,他过来竟然也问这四分问题,真怪透了。

在你们听过之后,我不奢望有多大收获,只要你们听过之后不再问一些雕虫问题,就是很好的了。

这《摄大乘论》实际上不多,咱们手里拿的这个本子,虽然有这么厚,五百六十七页,但真正的论文才七十页,后边儿的是世亲的释和无性的释。这本书印的字儿又这么大,所以说看起来比较多。

\

我这是第二次讲这《摄大乘论》了,第一次是在九华山讲的,那一次讲得太详细了,而且发挥也多,到最后也没有讲完。这一回讲,我就只是带你们通一下字句而已。尽可能的少扯。因为说实在的,真正的心得很难用话表述得好。

摄大乘论本卷一

这是典籍的题目。“摄”就是总持,“总”是概括、总合,或者说是全部,就是这意思。“持”,持的本义应该是握、执,这里引申为掌管、把握。所以,“摄大乘”就是把大乘(佛法)通通都掌管住了、把握住了。你把这部《摄大乘论》学好了,整个大乘佛法就全部掌管在你的手心里了,你就把握住了整个大乘佛法的精要。然后看“大乘”这两个字儿,“大”是得与小对比方能显出来的,它没有绝对。“乘”就是车乘,运载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大的车乘。妙老法师说《大般若经》上说“能出能动,名之为乘”,“出”就是从烦恼中出去,“动”是断除你的烦恼。不过我实在记不得《大般若经》中有“能出能动”这样一个词儿,你们自己也有电脑,自己查一下。这里的“大”不单单是大小的意思,还有殊胜的意思。与大乘对应的就是小乘,小乘就不是那么大、不是那么殊胜的意思。大乘可以运载的众生就要比小乘运载的众生多,不然你不叫大乘。大乘也不单单是运载的众生多,而且大乘是可以把你运载到佛地去的,小乘就不行。这个乘还有一个意思,就是舍弃。佛教有一个比喻,一个人要过河,过河就得用渡船,当渡船把你渡过了河,你是不用背着渡船走路的,一定要把渡船给舍弃。现在你是要用大乘佛法去渡生死苦海的,同样的道理,大乘教法最终也是得舍弃的,你不能死死的执著这个。再看“论”,“论”就是圣贤的讨论、议论。三藏就是经、律、论,经是理论的基础,比如象《般若经》、《解深密经》、《法华经》等,这就是佛教的基础,至于佛教常说的绳墨义、贯穿义等等,其实都是比喻义、引申义,说凭经可以把佛教义理给贯穿起来,这是咱们听惯了的说法,其他书上都有。律,是我们的行为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一定得要。但我们得知道律的精神――止恶、行善、利他,只要是可以起到止恶、行善、利他这个作用的就是律,现在有人把律讲坏了,尽在一些杂事儿上追究。论,是圣贤们对经义的阐释、开演。经典是原则,它是一个宝藏。现实在不断演化的,但经是不变的,这就要求在经典与现实之间需要沟通,起沟通作用的就是论、疏之类的,当然我们现在的讲记也是,不过讲记得经过时间的验证才行。也就是说,经是教主的行迹,而论是论师们阐释而得到大众普遍接受的权威教义,也就是说,实际上佛教的教义是在论典中体现得最充分,经典中只有原则。“本”,“本”就是原典的意思。有本当然还得有对它的解释,最权威的解释是世亲论师的解释和无性论师的解释。就是我们手边儿的这一本,福建莆田广化寺印的,原文和二个释文都有了。无性论师比世亲晚一些儿,他在作释的时候,参照了世亲的释,有一些补充,所以,我们两个都要看。“卷”,这没啥好说的,以前没有纸,是用的竹木简、帛等,写好以后卷起来就是一捆儿,这就叫“卷”,读平声,可现在都读成仄声了,这是语言的演化。“一”是次序、第一。

无著菩萨造

这是作者,这位菩萨是大乘瑜伽学派的创立者,他的生卒时间不清楚,象沈剑英先生、姚南强先生、郑伟宏先生等的书上,都是写成作四世纪,韩廷杰老师是写成四、五世纪,但周文英的《因明在印度的发生和发展》中是写成了310年至390年。吕澂先生说是400至470,还说,也有人说是320至420年之间的人,我还见过说360年等等,这我们不管它。这无著论师先是在小乘化地部出家,或者是在有部出家,不过我估计在有部出家的可能性更大,为什么?这是从唯识教理中觉察的。这记载不一样,象西域记中说是化地部,婆薮槃豆传中说是萨婆多部。不管怎么着,反正是小乘。他出家以后,当时呢,中观还是比较流行的,他就也接触到了中观,但因为当时的中观已经堕入了恶取空,无著接触了这所谓的中观之后,觉得不对劲儿,但到底什么是空观(观就是用心的思维),他不知道,他为这个问题费了很大的心神,他的这精神感得宾头卢尊者示现,来给他讲空观。说,比如说,这一张桌子,你把它一分,分成板、钉之类,桌子就空了,你再把板、钉往下分,板、钉又空了……说这就是空。当然,这个是析空观,根本就不是大乘的当体即空。析空观的这种作法,实际上是首先承认有桌子,然后才能分,这个前提就不对。把一个东西一直往下分析,说最后分析出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东西都是因缘聚合而成的,只要分析就有因缘存在,如果分析到哪一步没有因缘存在了,那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这就违反因果规律,如果说分析下去永远有因缘存在,那就永远分析不成空。要不然成为“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永远也分析不成空。要不然分析到不可再分,承认因果断了,推翻因果律。这两种说法都是违背佛教的。于是无著就到山中独自修定,因为当来下生是弥勒成佛,所以无著就祈求弥勒,说,当来下生你要成佛,你的补处菩萨,你应该来教我空观。他在山中修定一修就是九年,终于见到了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就为他讲中道空观,从此,无著菩萨就大力弘扬这教法,人们习惯上称之为瑜伽学派,我们要把它与婆罗门教的瑜伽派分清,不要搞混淆了。无著菩萨的瑜伽学派传到中国之后称为法相唯识宗。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

玄奘法师是不用多说,都知道。玄奘法师译的经文应该来说是比较严谨的。玄奘法师译经的译场与鸠摩罗什法师的译场比较起来,可能规模小得多,而且没有文士来给润文,所以玄奘法师的译文比较生涩、难读。一般说起来都说玄奘法师还有一个功绩,就是创立唯识宗,我觉得这一个不算。创宗立派实际上就是把佛教进行系统整理。佛教在印度的时候,他有一个先后,先是原始佛教,再是部派佛教,然后是大乘佛教,这次第是清楚的,所以不乱。但在传到中国的时候,他没有次序,是大、小乘在汉朝时候一古脑都进来了。佛教的教典是很庞杂的,一同进来一下子让人无所适从,比如念佛,我是该念还是不该念,是念好还是不念好,有些典籍上说念了有多少多少利益,而有些典籍上说,“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怎么把这些不同的说法给圆融起来?就需要大师们来对佛教进行系统整理。于是大师们就把这些典籍给排了一下顺序,为啥这样排?就得给说出个理由,这理由就是自己这个宗派的教义。这个工作史称判教工程。作判教工作的大师很多,也就是说宗派很多,我们算一下有好几十个,但成气候的不多。玄奘法师一定不会这样作的,为啥?我们看大师们的判教,其实是大师们自己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给排序,在佛教中谁最圆满?释迦牟尼!可释迦牟尼在《解深密经》中已经把顺序说出来了,所以玄奘法师只要把这经译出来就行了,根本不用自己来排。自己不用排当然也就不用自己解释这样排的理由,所以他没有创宗立派。有人说,“玄奘法师作为一个译经大师是很成功的,但作为一个创宗立派的大师是很失败的”。这有点儿废话。

这个《摄大乘论》的经本一般来说有四个,现在又多了一个,就五个。一个是佛陀扇多译的,有二卷,一个是真谛法师译的,有三卷。一个就是玄奘法师译的,三卷。这三个译本都是收在大正藏第31册里边儿。另外达摩笈多也译过,你们翻到76页,这是《世亲摄论释叙》,在倒数第五行中说,“译斯本论,凡有四本。一为后魏佛陀扇多。二陈真谛。三隋笈多。四唐玄奘。”这里就举了四个。第五个是韩老译的,弥勒网站上有,叫《总摄大乘纲领论》。

注释呢,常用的有二个,就是世亲释、无性释。世亲释有三个译本,563年真谛法师在译《摄大乘论》的同时译出了世亲释,后来成了摄论宗的根本所依。第二个译本是答摩笈多等译出来的,第三个是玄奘法师译的。至于无性的释则只有玄奘法师的一个译本

现在有王恩洋的一个疏,印顺老法师的一个讲记,网上有妙老的讲记,还有韩老的讲记,我手边儿还有一个正刚法师的《摄大乘论讲义》,是正刚法师在中国佛学院讲课的记录稿,不过校对的不是甚仔细。参考资料大概就这么多。王恩洋的疏比较难,印顺法师其实是中观家,他讲的唯识不纯,拿中观来套。我们知道,中观家讲的唯识实际上不是唯识,他们讲唯识的目的是为了弘中观,他们破唯识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在破唯识的过程中显示中观,唯识他们说的根本不对,我们可以以法尊法师的《四宗要义》为标本来观察,确实是这样的。你可以看看妙老法师的和韩老的。

这部《摄大乘论》虽然说叫“论”,但它实际上是一个经释,是无著菩萨对《阿毗达磨大乘经·摄大乘品》的一个解释。另外咱们知道,谁解释佛法也不能自己瞎解释,都得有圣言量依据,那么,无著菩萨在这个《摄大乘论》中也引用了不少经论。引用的有《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在第三页中说,“如《解深密经》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这个《解深密经》在唯识宗中占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它是根本大典。我们常说的唯识宗所依的经典有六经十一论,实际上有点儿扯,比如《华严经》,说实在的,它与唯识的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只不过华严中说到,“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而已,其实在其他经中对唯心论述得更充分。我们说唯识所依的典籍有六经十一论,实际上是窥基法师在《成唯识论述记》中引用的经典有六经十一论而已。《摄大乘论》中对《华严经》的引用如第二十一页中说,“如《十地经》薄伽梵说如是三界皆唯有心。”这《十地经》就是《华严经·十地品》。还引用有增一阿笈摩的经文,在第五页中说,“如彼增一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还引用有《如来出现功德经》,在第五页的最后一行,“於声闻乘如来出现四德经中,由此异门密意已显阿赖耶识。”接着还引用了大众部阿笈摩,说:“於大众部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忙根本识”。还引用有《辨中边颂》、《分别瑜伽论》等等。

总标纲要分第一

在无著论师本来的著作中,并没有这样的分法,这是后人给分的。现在我们看佛教典籍,发现不少都有科判,这总标纲要分第一、所知依分第二……其实就是简单的科判了。佛教的经论一般情况下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个总标纲要分第一就相当于序分。

一上来无著论师先成立大乘是佛说。大乘到底是不是佛说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到现在人们还提。无著论师在这里成立大乘是佛说,不是用的旁的方法,而是用大乘自身来证大乘。我们就看论文。咱们手里的这本书印的不错,已经把段儿给断了一下子。咱们一般情况下就按这断过的段儿。

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二者、所知相殊胜殊胜语;三者、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四者、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五者、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六者、即於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七者、即於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八者、即於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

第一句话是“阿毗达磨大乘经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这一句话是无著论师在介绍自己造这部论的目的。在一般的说法中,都说利乐有情故如何如何的,这里呢,无著论师没那么说。《阿毗达磨大乘经》是无著论师写这部《摄大乘论》的根本所依,所以,一上来无著论师就先说明了这个,也就是说,我下边儿文字的思想都是有来源的。可惜的是,这部《阿毗达磨大乘经》没有翻译到中国来,所以我们只能凭无著论师的这个《摄大乘论》来了解这部经。“阿毗达磨”是梵语的音译,用汉语说就是“对法”,“对”就是向、趣向,趣向什么呢?趣向于“法”,这里的“法”当然是指佛法了,不是指别的什么,当你趣向于佛法的时候,你才可以得涅槃、证菩提。“薄伽梵”,就是佛陀,有好多意思。能破义:就是说薄伽梵可以摧破一切烦恼。有德义:佛具足无量的功德。有名声义:世出世间都知道佛。巧分别义:佛可以善巧地分别一切法、非法。自在义:没有烦恼。等等,还有不少说法。“已能善入大乘菩萨”就是圣者了,可不是指我们这些初发心菩萨。“菩萨”是觉有情,就是可以使有情觉悟者。“体大”就是指教、理、行、果全都是最殊胜的。教就是语言文字。理是佛法之理。这是很重要的,我常说大乘佛教的语殊胜、义殊胜,这两个是联系在一起的,可不能分开,象现在有人把《心经》配上流行音乐在大街上传唱,还要搞一些白话佛经之类,这都是损害佛教的殊胜语,语损失义也随之损失,这都是要不得的。行就是行持。大乘的行持也是殊胜的,有六度万行。果是果位。大乘的果也是殊胜的,是得大菩提。这一句话就是说,那些圣位菩萨,在佛陀面前,为了劝我们学习大乘教法、发无上心而说了《阿毗达磨大乘经》。我无著现在来解说这《阿毗达磨大乘经·摄大乘品》当然也是这个目的。当时我们学这部论的时候,老师说这句话有两个暗示,一个是暗示这部经不是佛所说,是菩萨所说而被佛印可了。另一个是暗示无著论师自己已经不是凡夫,而是善入大乘的菩萨。这个我们不管。

“谓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再看这一句。上一句说为了显示大乘体大故说,这一句就具体地说说了什么。说根据大乘教法,诸佛有十种特别殊胜之处。这个“十相”的“相”就是表现出来可以被我们认识者。这个“殊胜殊胜”的第一个殊胜,应该是“摩诃”的同意词,超越义。也就是所显示的法。第二个殊胜是能显示的教,也就是语言文字。也就是说,第一个殊胜是理,第二个殊胜是教。也就是义殊胜、语殊胜。具体的十种殊胜之处是什么呢?就是“一者、所知依殊胜殊胜语。二者、所知相殊胜殊胜语。三者、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四者、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五者、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六者、即于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七者、即于此中增上心殊胜殊胜语。八者、即于此中增上慧殊胜殊胜语。九者、彼果断殊胜殊胜语。十者、彼果智殊胜殊胜语。”其实这部《摄大乘论》就是讲了这十相,下边儿就是按照这十相来讲的。因为表现出了这十相,所以我们才说他殊胜。现在咱们只简单知道一下,后边儿再详细说。“由此所说诸佛世尊契经诸句,显于大乘真是佛语。”大乘是不是佛说,通过这十相就可以显示出来,确实是佛说!

复次,云何能显?由此所说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说名所知相体。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体。三种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说名彼果智体。由此所说十处,显于大乘异声闻乘;又显最胜,世尊但为菩萨宣说。是故应知但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复次,云何能显?由此所说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大乘法是殊胜的,凭什么说大乘法殊胜呢?就是因为这十相殊胜在声闻乘、缘觉乘里都是没有的,只是在大乘中说得是相当的充分,所以这才是殊胜殊胜语。“谓阿赖耶识,说名所知依体。”这是所知依殊胜殊胜语。所知依殊胜殊胜语中的“所知”就是“所应可知”,这是世亲论师这么说的。什么是所应可知的呢?就是“杂染清净诸法”,也就是一切现行法,不管你是清净的还是杂染。现行法的所依呢,就是阿赖耶。阿赖耶有能藏、所藏、执藏之义,它是因,一切都是依此而成立的,阿赖耶就是所知依。在小乘教中间也曾提到过阿赖耶,只不过当时的人们没有留心过它而已,佛陀也没有郑重其事地讲过。只有在大乘教中佛陀才开演了,所以说这阿赖耶超越于小乘教,所以传载这一法门的语言也是殊胜的,这就叫所知依殊胜殊胜语。这儿有一点儿不同的说法,在世亲论师的释中说是指一切清净杂染诸法,你们翻一下,在八十四页。而无性释不是这么说的,说是“不取无为”,在三百O四页,你们自己看一下就行了。“三种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计所执自性,三、圆成实自性,说名所知相体。”这是所知相殊胜殊胜语。这里边儿就是讲了三性,说遍计执是我们的妄执,根本就不存在,一点儿影子也没有,但我们不知道它虚幻,老认为它有。依他起是指依因托缘而生的法,它本身是没有的,因为有了因缘所以就现出了它。圆成实是二空所显的最真实性。三性可以界定一切法,但在小乘教中没有说到三性,只有在大乘教法中才说到,所以这是殊胜的,传载这一法门的语言也是殊胜的,这就叫所知相殊胜殊胜语。这也就是把所知依分成三自性来说明。“三自性”的“自”就是事物本身、事实本身;“性”就是相,性与相在佛教中是互训的,就是相貌。咱们老把中观叫性宗,把唯识叫相宗,这是习惯叫法,但不妥当。中观所依的是根本是般若,唯识是瑜伽,“瑜伽者,乃般若之异名也”,根本就是一回事儿。“三自性”就是事物自身的相貌有三种情况。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实际上通通都是遍计执,但如果说我们都是遍计执我们会害怕,所以佛就说其中的某一些是依他起,但实际上依他起是登地之后才能见到的,现在一点儿也没有。你看,佛教是不是很奇特?它是如此的与我们格格不入,我们说是实在的,他非说是虚幻的,我们认为是虚假的,他非说是真实的。这给照镜子是一样的,我是左,镜子里就是右,我是右,镜子里就是左,刚好给我们是反着的。我们认为这张桌子是如此的真实,他非说“桌子”虚幻。把“佛教”这两个字换成“唯识”,唯识是如此的奇妙,它与我们平常的观念是如此的不相容,以致于我们在实际应用的狭隘背景中根本无法理解它。“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这是第三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由无漏般若智慧悟入所知的实性,真正悟入诸法的真实性,这就通达了胜义唯识性。这得凭唯识观的修行才可以,第一步是先明白面对的一切是内心的分别,所分别的这些境界都是虚假的、空幻的,这样思惟观察。要是在定中观察更好,观察见闻觉知的一切事情,都虚妄不实,说离开了我们的分别心就没有见闻觉知了。第二步观察这一念分别心也了不可得,这时能所双泯,圆成实性显现,这就是唯识性。能所双泯就是不二法门,就是一合相。但我们现在却是先设一个二,然后再把它合起来,这方法是绝对错误的。这修行主要是凭加行智来修行的。这入所知相在小乘教中是没有提到过的,大乘中方才有,这是殊胜的地方,传载这一法门的语言也是殊胜的,叫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六波罗蜜多,说名彼入因果体。”这是第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在第三中说要悟入唯识性,要想悟入唯识性,那就得有六波罗密,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密就是帮助你悟入唯识性的。在地前是修世间波罗密,这个时候所修的六波罗密,是“因”,对六波罗密不断地修,就悟入唯识性、登地。登地后还修六波罗密,这是出世波罗密,这时则是“果”。六波罗密法门在小乘教中是没有的,只有大乘教法中才有,所以是殊胜的,传载这一法门的语言也是殊胜的,这叫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菩萨十地,说名彼因果修差别体。”这是第五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菩萨的十地,就是:一、欢喜地,或者说是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地前菩萨修波罗密分分不同,但登地以后,地地修波罗密,地地展转增上。这因果修差别小乘教中没有,是大乘教中才有的,所以殊胜,传载这一法门的语言也是殊胜的,这叫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注意,“彼因果修差别体”的因是十地,十地都是因,而果是佛果。“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这是第六如是修差别中增上戒殊胜殊胜语。这菩萨戒,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聚净戒。小乘戒说有所不为,菩萨戒不但要有所不为,而且还要有为所应为,这是小乘教中所没有的,这是殊胜的,传载这一法门的语言是殊胜的,这叫增上戒殊胜殊胜语。“首楞伽摩,虚空藏等诸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这第七增上心殊胜殊胜语是讲定的。定是心的安定,所以叫增上心。说,十地菩萨在内心依定而学,心定了才能修学佛法。比如首楞严三昧,象这种大定在小乘教中是没有的,只有大乘教才有,所以殊胜,传载这一法门的语言也是殊胜的,这叫增上心殊胜殊胜语。这“首楞伽摩”就是通常说的楞严大定。一般是说成“健行”,“健”就是健康,健康的人就是圣者,我们都不算健康的人,我们都有无明大病。“行”就是行为、修行,这是健康的人的行为,也就是说楞严大定是圣者的修行,境界非常非常高。“虚空藏”也是一种定,是指菩萨与法性相应了的三摩地,在真如三昧里修六波罗蜜,这就叫做虚空藏三昧。不是有一位菩萨叫虚空藏菩萨吗?是有的。“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这是第八增上慧殊胜殊胜语。这讲的无分别智,有三种,加行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在咱们一般的说法中,“分别”就是遇到境界后用心观察思维,“无分别”是指对分别的超越,可不是没有分别的意思。我们现在一般说的“无分别”实际上是如理作意而已,不是这儿要求的增上慧无分别。理解成了对分别的否定,说不分别这在小乘教中没有,是殊胜的,传载这个法门的语言是殊胜的,这就叫增上慧殊胜殊胜语。“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体”第九是彼果断殊胜殊胜语,讲的是无住涅槃,无住涅槃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二乘行者修行到涅槃后,就安住于涅槃了,菩萨行者则因为大悲心,观察到众生之苦,他还要度众生,所以他不住于涅槃,这叫无住涅槃。前面第一、第二殊胜殊胜语是唯识观,用境、行、果来说,是境;从第三到第八增上慧一直是在修行,用境、行、果来说,是行。这第九和下边儿的第十是证果。这在小乘教中没有,是殊胜的,传载这一法门的语言也是殊胜的,所以这叫彼果断殊胜殊胜语。“三种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说名彼果智体。”这是第十彼果智殊胜殊胜语。三种佛身就是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自性身是真如、是本来面目。受用身是为十地菩萨说法的。因为菩萨的功德还没有圆满,还得向佛学法。这受用身各地所见皆不相同。变化身是为地前菩萨及凡夫、二乘说法的。为加行位现千丈大身,为资粮位菩萨及二乘现丈六金身,为其他的则各随其类而现。这是在小乘教中也没有的,所以殊胜,传载这一法门的语言也是殊胜的,叫彼果智殊胜殊胜语。“由此所说十处,显于大乘异声闻乘;又显最胜,世尊但为菩萨宣说。是故应知但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这十相是不同于声闻、缘觉的,是佛陀单为菩萨开的小灶。我们知道,大乘和小乘最重要的不同是大悲心,这一点儿要记住。因为与小乘不同,所以说,这十相是殊胜殊胜语。其中的不同于声闻乘、缘觉乘是殊胜的第一个意思:分别、差别。而佛陀单为菩萨开小灶是殊胜的第二义:超胜义。下边儿就挨着说大乘是佛说了。

复次,云何由此十相殊胜殊胜如来语故,显于大乘真是佛语,遮声闻乘是大乘性?由此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惟大乘中处处见说。谓此十处,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随顺无违;为能证得一切智智。

“复次,云何由此十相殊胜殊胜如来语故,显于大乘真是佛语,遮声闻乘是大乘性?”说,凭这十相殊胜就可以证明大乘是佛说了?“遮声闻乘是大乘性”是指,因为有人不承认大乘是佛说,他们说佛也是按阿含教法修行而成就的,他们就说,如果把成佛的教法叫大乘的话,阿含教法就是大乘,现在无著菩萨的这句话就是说,阿含教法是声闻乘而不是大乘。在《大乘庄严经论》中举出了五条:发心不同,教授不同,方便不同,住持不同,时节不同。因为有这五条不同,所以阿含教法之类是声闻乘,绝对不是大乘。“由此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这十相殊胜殊胜语在声闻教法里没有,唯独大乘佛法里面才有说。“谓此十处,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随顺无违;为能证得一切智智。”这十相殊胜为什么是佛说呢?就因为它能够引发大菩提性。“大菩提”就是无上菩提。这十相殊胜有此功能。“是善成立”,就是“能引大菩提性”这件事是能成立的。“随顺无违”,你按照这十相去修行,它能随顺无上菩提,能趣向于无上菩提。“无违”是没有障碍的意思。“为能证得一切智智”,你只要按这十相修行,就能够证得无上菩提,所以这是大乘,所以这就是佛说。除了佛还有谁能说出这样圆满的教法呢?如果这不是佛说,那么啥才是佛说的呢?所以这一定是佛说!“能引大菩提性”是因,是发无上菩提心;这个“随顺无违”,就是你随顺它去修行,这是行,“能证得一切智智”就是果了。“一切智智”的“一切智”是根本智,第二个“智”是后得智。

此中二颂: 所知依及所知相 彼入因果彼修异 三学彼果断及智 最上乘摄是殊胜 此说此余见不见 由此最胜菩提因 故许大乘真佛语 由说十处故殊胜

这二个颂子要这样读,“所知依及所知相,彼入因果,彼修异,三学,彼果断及智,最上乘摄是殊胜。此说此余见不见,由此最胜菩提因,故许大乘真佛语,由说十处故殊胜。”

这颂子的前三句举列十相,后一句显十相殊胜。“所知依”是第一相殊胜殊胜语。“及所知相”是第二相。“彼入因果彼修异”是第三相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第四相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第五相彼因果修差别殊胜殊胜语。“三学”是指第六相增上戒殊胜殊胜语、第七相增上心殊胜殊胜语、第八增上慧殊胜殊胜语。“彼果断及智”是第九相果断殊胜殊胜语、第十果智殊胜殊胜语。“最上乘摄是殊胜”是说这十相属于最上乘、最殊胜的。“此说此余见不见”,“此说”是指十相殊胜殊胜语。“此余见不见”应该是“此见余不见”的意思,“此见”是指大乘教法里有,“余不见” 是指小乘教法里没有。“由此最胜菩提因”,就是前面“能引大菩提性”,此十相是最殊胜菩提的因,按它来修习,就可以证悟菩提。“故许大乘真佛语”,所以大乘一定是佛说。“由说十处故殊胜”,所以说这十相殊胜殊胜语。复次,云何如是次第说此十处?谓诸菩萨于诸法因要先善已,方于缘起应得善巧。次后于缘所生诸法,应善其相,善能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过故。次后如是善修菩萨应正通达,善所取相,令从诸障心得解脱。次后通达所知相已,先加行位六波罗蜜多,由证得故应更成满,增上意乐得清净故。次后清净意乐所摄六波罗密多,于十地中分分差别,应勤修习;谓要经三无数大劫。次后于三菩萨所学,应令圆满。既圆满已,彼果涅槃及与无上正等菩提,应现等证。故说十处如是次第。又此中说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复次,云何如是次第说此十处?”为什么十相的次序要这样安排呢?佛教是讲顺序的,宗喀巴大师说,“一失次第,即成魔业”,律典中说,“无前无后,愚痴之人”。那么,现在为什么要把所知依放在第一位,把所知相放在第二位,乃至把果断放第九、果智放第十呢?这次序能不能打乱再来排排呢?你既然这么排了,就得给出一个理由来。“谓诸菩萨于诸法因要先善已,方于缘起应得善巧。”这一句是说为什么要先说所知依――阿赖耶。说,干什么就要先知道其因,所以“诸法因”要先知道,阿赖耶是因,当然得先知道这个,当你知道了阿赖耶识,你就知道了一切法缘起,“应得善巧”就是应该能够通达,“应得”是应该能够知道、得到,就是自然得到了的意思。当你知道了因――阿赖耶,很自然就可以知道(缘起)了。“善巧”就是没有谬误。没有谬误的谬误最主要的有这么一些,一个是不平等因,比如说,一切都是上帝造的,那么上帝是谁造的?我们都有因――上帝,只有上帝不需要因!这不平等。另一个是偶然而生、自然而生,不需要因,没因。就是万法自在――本来就存在!佛教说要把因缘搞清楚,乐有乐的因缘,苦有苦的因缘,万法自有因,不相混乱。没有谬误也就是正知正见。“次后于缘所生诸法,应善其相,善能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过故。”这是为什么要在第二说所知相。说,我们对诸法因得了善巧之后,那么对于诸缘所生之诸法,要了解其体相。“于缘所生诸法”当然是果,是依他起的。依他起是说诸法都是因缘所生的,遍计执是没有体性的。我们执著因缘生法里面有我可得、有法可得,这都是我们的虚妄分别、无中生有。“善能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过故”的“增益”是增益执,就是根本没有的你却非给加上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头上安头。“减损”是减损执,就是本来有的,你非说没有,这当然也是错误。“善能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过”就是指我们认清诸法的本质,不要在诸法上加上什么或减损什么,人家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儿,说实在的,你想加也加不上去,你想减也减不掉!但我们现在都是在费尽心神做一些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的事。你说傻不傻!不过这儿的增益执、减损执是说的什么呢?是说,遍计执是根本就没有的,它是我们强加上去的,我们要去掉。遍计执只有增益执。圆成实你是去不掉的~~圆成实上只有减损执。依他起呢?你要是说无,那是减损执,你要是说它实有,那是增益执。那你说我们到底该怎么说?要当说有时说有,当说无时说无!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二边过”的“边”是指非中道,佛教是讲中道的。这儿要注意,佛教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这不一样,从本质上就不一样。自从唐宋之后,三教合一思潮兴起,就使人们看不清二者本质的不同之处了。当时的三教合一刻意地模糊三教的本质差异,说三教本质上一致,纯粹瞎扯,要是三教一致的话,我们的祖师大德历尽千辛万苦到西天求法,西天的祖师大德又历尽千辛万苦东来弘法,他们不是吃饱了撑得吗?正因为不一样所以才需要祖师们西来东去,他们的所为才有了意义。三教合一在现在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中道是必须这样、必须那样,是不同时的;中庸是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是同时的。“次后如是善修菩萨,应正通达善所取相,令从诸障心得解脱。”这是第三。前边儿所知依、所知相是说明缘起缘生的,下边儿就该说修行的事了。“次后如是善修菩萨”,对于所知依、所知相通达了以后,就该好好地修行,发心修学圣道,把我们的正知正见发扬光大。前边儿是说你在认识上分清了正见邪见,但在行为上因为惯性的力量,你控制不住,所以要修,用修来加强正知正见的力量。这就叫做“善修菩萨”。你能够修行了,但是该怎么修行呢?“应正通达,善所取相”,要时时注意自己的心,因为一切都是心变现的,对所变现的这一切法,要善巧通达,知道所变现的这一切都是虚幻的。“善所取相”就是指对我们的心所取的一切相的境界都清清楚楚,知道它们其实是我们的虚妄分别。这就是说,要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令从诸障心得解脱”,使我们的心从诸障中解脱出来。“诸障”就是烦恼障、所知障。烦恼障是指我们情绪方面的不如意,所知障是指障碍我们认识的。现在很多人说,知道得越多,障碍越大,这就叫所知障,把知道的知识变成了所知障,这是把所知障弄错了。你可以下去再查一下佛学词典。到啥时候才能从诸障中解脱出来?入圣位,就是登初地。当然了,登初地后你还是会有障的,不过你正念一提起来,障就没有了。现在我们凡夫,正念根本提不起来。“次后通达所知相已,先加行位六波罗密多,由证得故应更成满,增上意乐得清净故。”修唯识观,由加行位到了见道位,然后呢?“次后通达所知相已”,你已经善巧通达了一切法的真实相,知道它们是空。“先加行位”,“先”是指还没有见道的时候,那时候,你还是在加行位,在加行位就是努力修行六波罗密,毫不懈怠,然后你就证得了,“由证得故”,证得就是入圣位。入了圣位之后,“应更成满”,你应该再努力,尽量使你一切圆满。“增上意乐”的“意乐”,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欲、胜解。“欲”,就是希望,强烈的希望,我强烈的希望证得圣果。你们可能以前也知道,欲有善法欲之类的分法,我们现在只说善法欲,实际上在这儿你也不会有别的,只会有善法欲。“胜解”就是对一个事儿的认识极其深刻,不单单是在文字上理解了。这里是指对佛法的胜解。“增上意乐”的“增上”,应该是个使动词,使意乐增上,也就是使善法欲增上,使对佛法的胜解增上。“得清净故”,是说,在我们还没有得无生法忍的时候,这个增上意乐虽然是我们的功德,但是有一点不清净,我们的我执还有、分别心还是有,现在呢,因为修行六波罗密多,证得了无生法忍,把分别的我执消灭了,这样就清净了。不过并不是究竟清净。“次后清净意乐所摄六波罗密多,于十地中分分差别,应勤修习;谓要经三无数大劫。”这是第五。在第四的时候修唯识观得无生法忍,这第五是说,得了无生法忍之后,初地、二地、三地……一直往上,这时六波罗密展转。“清净意乐所摄六波罗密多”是指得无生法忍之后,因为般若,所以六波罗密多都摄在了清净意乐里,这是以无上菩提心为先导,以无所得为方便,以般若统摄六波罗密多。“于十地中分分差别”,初地、二地、三地……的波罗密多各不相同,一地比一地殊胜。这样的精进修行,得有三无数大劫。三大劫一般这样划分:从发菩提心开始修行到登初地是一大阿僧祇劫,从登初地开始到登八地是一大阿僧祇劫,从八地到成佛是一大阿僧祇劫。“次后于三菩萨所学,应令圆满。”这是第六、第七、第八,放在一起说了。“三菩萨所学”就是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这三学实际上还是六波罗密的开合,得把三菩萨所学,学得圆满究竟。“既圆满已,彼果涅槃及与无上正等菩提,应现等证。”这是第九、第十,“既圆满已”就是指六波罗密圆满、三学圆满,“彼果涅槃”就是“彼果断”,“及与无上正等菩提”就是“彼果智”。“彼果断”是断德,就是烦恼障、所知障究竟清净了。“彼果智”是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三身显现了。“应现等证”就是彼果断圆满、彼果智圆满。“故说十处如是次第。”这次序实际上是从因地修行到究竟圆满的次地,所以不可乱。“又此说中一切大乘皆得究竟。”这十相就包括了一切大乘义理,信、解、行、证都具足了。“皆得究竟”就是指一切都包括,当然是指一切大乘教法都包括。

这一段儿呢,消文就是这样的。我再稍微说一下。十相为什么要这样排?因为菩萨修学的关键是认识宇宙人生的真实相,怎么认识?只能用三量认识,现量就是无漏般若智亲证,还有圣教量和比量,除了这三量以外,你没有别的法子。注意这里我说的现量,我们因明中说的现量与这是有差距的,注意区别。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只能凭圣教量、比量,目下我们还用不上现量。我们依圣教量引发大菩提的因性,了解佛法的真实义,依之修行,积聚资粮,得般若智,以般若智来把握宇宙人生的真实,这就可以转凡成圣。要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就要能界定真实,真正了知缘起,缘起有亲因有助缘,我们得知道因缘,什么是真因实缘呢?阿赖耶识种子习气,在佛没有说阿赖耶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真因实缘,不知道真因实缘,我们就不能真正认识缘起,所以所知依要排在第一。诸现行法,我们也得依教善知,我们得知道哪是真实的哪是虚幻的,不要增益遍计执,不要减损圆成实,对于依他起也得认清。在我们的认识世界里,有许多都是我们主观构造出来的,我们在增益遍计执,也就减损了真实,当然真实是减损不了的,但在内心中我们给减损了。我们要认识缘生法的依他起相,才能够远离增益、减损二执,这是所知相。要真正知道缘起因、缘生法(缘起是强调因、缘生是强调果),是很不容易的,必须透过无漏般若智,所以第三是入所知相。所知依、所知相是依言教了解佛法的真实,未涉及具体修行方法,在入所知相为通达真实阐说如何悟入真实方法,也就是修方便唯识观。在修行佛法的过程中,为了着重说明修行的具体方法,于是对于整个佛法的修行历程,从初发心到成佛,具体的修行应该怎样,六波罗密就是一个概括性的总述。以悟入真实为分界线,在地前修六波罗密,是世间有漏心修的。加行位是从初发心到见道、登地,这是入唯识性的因。地上修六波罗密是出世间无漏心修的,八地根本智亲证真如,就可证得清净增上意乐,清净增上意乐摄受六波罗密。菩萨修学佛法不仅以无漏根本智亲证真如,最终要获得菩提大果,所以必须修习圆满清净增上意乐所摄的六波罗密,这是入唯识性的果。清净增上意乐说明菩萨在地上修六波罗密,都是在清净无漏智慧的摄持下,对佛法有强有力的胜解、希求,称彼入因果。这是第四。第五呢是彼入因果修差别。在修习佛法的过程中,总的修行是六波罗密,但前后是不一样的,后边儿比前边儿更殊胜。前边儿说修行的方法是六波罗密,也可以用三学概括。六波罗密能够显示自他俱利的功能,三学只表示自己的成佛,所以圣教中把六波罗密放在前而三学放在后。六度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是定的加行,属于戒学,禅定就是定学,般若是慧学。第六、第七、第八就是戒、定、慧,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在因中修六波罗密(三学),究竟圆满,永断一切障,得断果的无住涅槃;得三种佛身的显现,证得无上菩提智果,所以,第九、第十是果断、果智,把这二个放在最后。

总标纲要分到此就结束了。

编缉:心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普门品全文

  • 普门品注音

  • 普门品注释

版权所有:普门品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