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品原文网

100个佛教入门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9-10-12 10:12:36作者:普门品原文网

100个佛教入门名词解释

\

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  2、【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圣人。  3、【缘觉】听了十二因缘而觉悟人生真理的。  4、【声闻】听佛说四谛法的音声而悟道的。  5、【阿罗汉】梵语,华译为无生、破恶、应供三义。  6、【菩提】义为觉为道,即觉道所证的智慧。  7、【菩提心】即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叫做菩提心。  8、【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  9、【一切智智】佛的智慧称为一切智智。因佛能遍知世间和出世间超智慧。  10、【一切有情】一切有情众生。(有情是有生命的动物。)  11、【一阐提】无善根、不信佛法的人。  12、【二执】我执(又名人我执),法执(又名法我执)。  13、【二空】我空(悟五蕴无我的真理),法空(悟诸法缘生性空的真理)。  14、【二障】烦恼障(障碍涅槃),所知障(障碍真知之智)。  15、【二乘】声闻乘,缘觉乘。  16、【三乘】菩萨乘与声闻乘、缘觉乘,合称为三乘。  17、【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合称为五乘。  18、【三毒】贪、嗔、痴,能毒害身命与慧命,叫做三毒。  19、【三学】戒学,定学,慧学。(又叫做三无漏学。)  20、【三身】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  21、【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22、【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  23、【三慧】闻慧,思慧,修慧。  24、【三藏】经藏(修多罗);律藏(毗奈耶);论藏(阿毗达磨)。  25、【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26、【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名三宝。  27、【大乘】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  28、【小乘】声闻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  29、【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30、【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小乘的三法印(加大乘诸法实相为四法印)  31、【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  32、【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33、【四等】即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二)悲无量心(三)喜无量心(四)舍无量心。  34、【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35、【菩萨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36、【四德】常,乐,我,净。  37、【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38、【四念住】(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  39、【四姓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40、【四种阿含经】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杂阿含。  41、【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42、【五欲】财,色,名,食,睡。  43、【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44、【五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空大。  45、【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  46、【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47、【五盖】贪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法盖。  48、【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49、【五恶见】(一)身见(萨迦耶见),(二)边见(执常,执断之见),(三)邪见(谤因果,坏善事),(四)见取见(非果计果),(五)戒禁取见(非因计因)。  50、【六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51、【十惑】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亦名十使。  52、【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53、【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  54、【六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衰耗人之真性。  55、【六道】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56、【十法界】佛陀,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57、【六波罗蜜】即六度的异名,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58、【六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  59、【六相】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  60、【六时】昼三时(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初夜,中夜,后夜。)  61、【六道四生】六道中有胎、卵、湿、化的四类众生。  62、【六难】(一)遇佛世难,(二)闻正法难,(三)生善心难,(四)生中国难,(五)得人身难,(六)具诸根难。  63、【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64、【阿弥陀佛】译意是无量光、无量寿,故亦称无量寿佛。  65、【僧伽】义为“和合众”,指出家僧人六和共住。  66、【达磨】义为“法”,指佛法之法,即经典。  67、【涅槃】作圆寂解,亦作寂灭或不生不灭之义。  68、【无为法】是圣智所证的真理,没有因缘的造作。即断了烦恼,证得清净自在的理法(又名无漏法)。  69、【有为法】是因缘造作的世间法,有烦恼,不能清净。  70、【无学】声闻乘四果中,前三果为有学,第四果阿罗汉称为无学。(修习戒定慧,进趣圆满,止息修习,名为无学。)  71、【无学果】是阿罗汉的果位(又名无生)。  72、【佛陀有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阿难陀多闻第一,优波离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叶头陀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迦旃延论议第一,罗侯罗密行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  73、【发菩提心】佛经上说过,发菩提心的要件,第一是深心,广修无量善法。第二是悲心,广度无量众生。第三是直心,正念真如。华严经云:“菩提妙法树,生于直心地。”因心直则真,心真则志愿坚固,信仰便始终不转移,而能勇猛精进地去做自利利他的工作。  74、【卫塞日】即月圆日,佛陀降生、成道、涅槃,均在阳历五月的月圆日。  75、【佛教旗】是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六种色光制成的。即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及以上五色混合色。  76、【佛陀诞辰】佛陀降生于西元前六二三年,成道于西元前五八八年,涅槃于西元前五四三年。  77、【菩提树】因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成道,称为觉树。树叶心脏形,叶端尖长。  78、【沙罗树】佛陀在拘尸那拉城的沙罗双树间涅槃。这种树的叶子是丛生的,叶长圆形,开花时期,花蕊缤纷而下,铺满地上。  79、王舍城周围有五座山,高约千余尺,总名为灵鹫山(RAJAGAHA)。王舍城因依山得名,巴利文叫做RAJAGAHA。耆阇窟山是灵鹫山的异名,巴利文叫做GIJJHAKUTA。  80、佛陀讲经最早的道场是古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规模最宏大的道场,是舍卫城的祇园精舍。  81、印度最古的佛教大学,叫做“那烂陀”,是唐玄奘法师留学的地方。  82、唐朝有三藏法师,名叫玄奘,曾冒艰险,前往印度取经。  83、东晋有法显法师,往印度取经,曾经过锡兰及南洋各地。  84、印度有两个法师最早到中国来的:摄摩腾和竺法兰。  85、佛陀在世时,印度忠诚拥护佛法的国王是频婆娑罗王和波斯匿王。  86、佛陀灭度后,著名拥护佛法的印度国王有三位:即阿育王(亦译阿输迦王),迦腻色迦王,渴利沙王(即戒日王,他曾请玄奘法师宣讲大乘佛法,非常尊敬法师)。  87、佛教的传布分【南北二支】,北传佛教称为大乘教,南传佛教称为小乘教,或称原始佛教。  88、【大乘佛教的区域】是中国,西藏,蒙古,朝鲜,日本等地。  89、【小乘佛教的区域】是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及高棉等地。  90、【黄衣】佛教以黄色象征智慧与中道,故许多比丘,多穿黄色僧衣。  91、【莲花】佛教以莲花代表清净,因莲花生于污泥而不受染。  92、【慧能】中国唐代禅宗的六祖,主张顿悟禅,与北方主张渐悟的神秀大师,有南顿北渐之称。  93、天台宗将佛陀的一代教法,分为【五时说法】(一)华严时,(二)阿含时,(三)方等时,(四)般若时,(五)法华涅槃时。  94、【中国佛教十宗】成实宗,俱舍宗,性宗,相宗,天台宗,贤首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  95、【藏经】藏经就是佛教三藏典籍集成之总称,或称“大藏经”。  96、【研究佛教何故须阅读经藏】因经藏是佛教根本典籍,佛说一切根本法义,皆摄于经藏中。  97、【三藏十二部】三藏即经、律、论。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亦称十二分教。(1)长行,(2)重颂,(3)孤起,(4)譬喻,(5)因缘,(6)无问自说,(7)本生,(8)本事,(9)未曾有,(10)方广,(11)论议,(12)记别或授记,此十二部中长行、重颂、孤起颂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余九部从其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98、【十二部经偈】用七言四句偈说出?偈说: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如因缘与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及记别。  99、【中国译佛经】开始于东汉明帝时,特请摄摩腾和竺法兰来中国担任此工作,共译五部经,四部失传,今所存仅四十二章经。失传四部,即十地断结经,佛本生经,法海藏经,佛本行经。  100、【佛经结集有四次】  (一)第一次结集在王舍城灵鹫山的七叶岩(佛灭度后的九十天,由摩诃迦叶为首席,主持编辑大会,参加结集者有五百阿罗汉)。  (二)第二次结集在毗舍离城,佛灭度约百年,以耶舍长老为上首,重新扶持禁戒。  (三)第三次结集,由阿育王(ASOKA)召集,在波吒利弗多罗城(PATALLPU—TRA即现在印度八那地方)举行结集大会。时在西元前二五零年,由目犍连子帝须(MOGGALIPUTA)为上座。这次的结集,经藏、律藏、论藏,均已完备。  (四)第四次结集,是由迦腻色迦王所召集,在迦湿弥罗(现在印度的克什米尔地方)。时约在西元七十年,由婆须密(VASUMITAN)尊者为上座,这次的结集造毗婆沙论二百卷。集有部之大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普门品全文

  • 普门品注音

  • 普门品注释

版权所有:普门品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