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习禅与心理健康
达义法师
于2008年5月25日加拿大佛教教育基金会与多伦多大学合办「佛教习禅与心理健康」的座谈会。主办单位邀请了多伦多大学佛学课程教授 Juhn Ahn 教授、多伦多大学精神科 Tony Toneatto 教授以及一位社工 Kate Kitchen 女士和我,来为大家讲解「佛教习禅与心理健康」。
我听完了这三位讲者的讲座后,感到非常之高兴,因为他们对习禅的妙用和重要性都讲得非常的精湛,因为他们是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讲解禅的要义:
第一位讲者是佛学教授,作为一个学者来探讨禅,讲述内容,包括把「理论和实践」相接合在一起来表达禅的重要性;
第二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佛教的禅修与心理学两者之间,有那一些是不一样和有那一些是相同的;
第三位是当社工的,从她的工作经验以及个案纪录,有很多人通过打坐,得到禅的妙用体验后所说出来的感言。
所以我觉得从以上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禅,是非常之有意义和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透过这个讲座,令人不会感到禅只是空洞洞,一种很抽象的东西,而让我们领悟到真真正正的禅是无相的,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或概念来表达它的妙用,但在实质上,在禅的里面却包涵了无量无边的妙用。
有些人会误解禅是好像古懂一样旧式过时的东西,所以现在我想把我个人的禅修感悟和体验与大家分享、同时也会综合今天早上三位英语讲者所提及禅的理论与实践、重要性以及禅的妙用与大家共同来探讨,目的是希望大家对禅有一个新的认识。
是什么新的认识呢?那就是要我们体悟到,习禅是超越时间、空间或宗教信仰的范畴,古今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平等地分享禅的妙用。禅,无论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代或是现在;以及无论我们是住在什么地方,是在印度、加拿大、美国或者是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是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禅是平等的对待任何族裔的人,对每一个人都十分之受用,就好像天降下来的雨水一样,大地上不论是大树、小草和一切各种各类的植物,都有着同等的机会去吸收到雨水的滋润。
既然禅有着这么殊胜的妙用,因此今天我想与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下,佛教禅修跟我们的心理健康有着什么的关系?因为身体是可以直接影响到我们心理的健康,在深入探讨这个主题之前,让我们首先了解身心健康是指那一方面的呢?
以佛教的观点来说,身心健康包括了我们的身体、官感对人事物的认知和情感三方面。如果能够对这三方面有着透澈的理解,当身体和心灵都处于健康状态的话,我们自然会获得一个解脱的自在人生。
对身体健康的般若观照
第一点,首先,我们应该对身体要有正碓的认识,身体生了病自然心里会感觉到痛苦,因此身体的痛苦与心灵的痛苦是息息相关的。透过佛教的禅修,引导我们如何去修习禅定的工夫,启发我们的般若观照。
什么是般若观照?
般若观照就是我们对每一个起心动念,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有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觉知,去清晰洞见宇宙万有的真实状态。佛教相信果是由因生的,所谓因缘所生法,无一法不是因缘所产生的,凡事必有前因和后果;所以,当身体生病时,我们是应该要去认清楚生病的根源,以便寻求解决对治的方法。因此,每当我们身体患病时,我们务必要追寻病的根源,举个例子来说,比方染上感冒病的苦果,是因为时冷时热的天气变化的因而导致,若我们稍一不留神注意加减衣服的调节,便会很容易着凉以致染上感冒病了。
其次是常令我们关注现代繁多的奇难杂症、癌症等,推究一般导致这些奇难杂症的因由,是由于我们居住在这个地球的整个环境里,染污的情况非常严重。造成环境染污大大小小的实例真是不胜枚举,例如在繁忙都市中的汽车或是冷气机所发出的废气,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健康;又农夫用杀虫农药的喷射或不是用天然的肥料而改用化学肥田料去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五壳或蔬菜生果在这种植生长过程当中,往往会同时产生对身体健康有害的元素。
再者,根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肉类食物中也含有许多毒素的成份。为什么呢?当动物,像牛、羊、猪等被屠宰时,因为牠们不甘心情愿意死去,在恐惧和愤怒的情况下,血液内便会产生某些毒素,人们吃进了这些含有毒素存在的肉类食物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以致累积成疾,百病丛生。
再者,现代科学家更发现当妈妈正在喂母乳给婴儿的时候,千万不要生气,否则母亲在生气的同时,母乳中也会有毒素存在,对幼儿的健康不利。
由此可见,人的情绪是会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健康,亦可以说,任何一种病的生起根源,都有着它的前因和后果。
俗语有云:「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修行人当进食时,若能依循佛教习禅所获得的般若观照,从静坐中醒觉到不要因贪图口感的享受,除了要有智慧去选择不太油腻或太过咸的食物外,时常要保持头脑清净,持不杀生戒及吃素;以佛教的观点来看,吃素可算是保持身心健康的最佳方法了。
禅就是一种智慧
有些人会问,禅究竟是什么东西?禅是什么?
禅是一种智慧、也是别有意境的生活艺术、更是待人接物的一种圆融无碍态度。
习禅有助修行者时时摄心不起妄念,不为五欲尘劳所转;当六根对六尘,六识全断,放下外在万缘,达到心行处灭的境界时,心则不移于物。所以,佛教的习禅是长养般若观照洞察的定力,这种自我醒觉的智慧能够让我们心平气和地观照一切事物的成住坏空、人我的是非、物欲的诱惑、名利的得失等令人烦燥的迷惘。禅心即是常住真心,真如心有随缘不变的意思;这种随缘「不变应万变」的禅心,却是现代世人身处在繁忙社会里的最好生活态度。
般若人生就是禅
禅的本质就是般若观照的生活实现,当我们真真正正能够明白到禅的妙用时,任他外在境界万千,若能把禅里的智能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任运自如,就不难会发现到,禅并不是属于那一样的东西,其实,人间处处都有禅机可以发现,不分僧俗以及男女老幼,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共享禅的无上妙味,使洒脱自在的人生,活在常乐我净的领域里。
据有一则禅门公案记载:
有源律师曾请教大珠慧海禅师说:「请问禅师习禅有没有秘密用功的法门呢?」
大珠慧海禅师回答说:「当然有啊!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密行。」
律师问:「请教禅师是怎么样秘密用功的呢?」
禅师说:「饥饿的时候便吃饭、困倦的时候便睡觉。」
律师不甚解便问:「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要吃饭睡觉,那么一般人的吃饭睡觉跟您的密行是否相同呢?」
禅师答道:「不同!不同!一般人吃饭时,习惯百般挑剔,拣饮择食,遇到喜欢吃的,便贪吃要多;不合心意的,就起瞋恨心,嫌弃不肯吃饱。又在当该睡觉时不愿意去睡,胡思乱想,百般计较。」
虽然吃饭、睡觉是这么平凡的日常生活事情,可是有的人常常食而不知其味、睡而心中不安定,烦恼缠结。普遍现代人的生活,一般以追求感官的享受或刺激为快乐的泉源,究竟有多少人可以舒舒服服地吃饭和安安乐乐地睡觉呢?
但是,佛教参禅打坐修行人的心常处在清明自在、安祥和谐的境界中,当睡觉时便很安祥地睡觉、吃饭时便好好的用餐;凡事都很发心认真地去做,头脑清醒地活用观照禅心,这是最佳实践禅的平淡安逸的生活,当下就拥有健康的身心了。
所以在佛门功课中教我们修禅习定,唯有在修行到一定的禅定工夫之时,从而启发般若观照。如果有了禅般若观照的话,我们一切动作和思维,如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对于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对事物都能有着清清楚楚的觉察,止息相续不断的种种意识分别,洞悉一切事物的真相,不被外境来干挠内心。
为什么禅的般若观照能令我们洞察万事万物呢
这是因为透过认清事物的假相,般若智慧能启发我们认识到人、事、物的本质 ( 或称为本来面目 )是什么?这个本来面目在佛教的名相称为「诸法实相」,什么叫做「诸法实相」呢?
「诸法实相」的要义就是虽然宇宙万有的体、相、用,以表面上看来,都各有着不一样的千差万别,但是若有禅的思想,有禅的体验的话,便会感悟到世间上一切山河大地、四生九有以及错综复杂事物的表面假相,虽然不一样,但在它们的实质上都有着一个「共同性」;以佛教的观点来说,万类万有的共同性就是「空」,为什么人、事、物的生灭、因缘、果报的共同特性是「空」的呢?
真空妙有的特性
佛经有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今天「佛教习禅与心理健康」这个座谈会,是在多伦多大学 William Doo Auditorium讲堂内举行,就是因为有举办座谈会的赞助机构、有讲者、有听众;以及更有椅子、音响、计算机、荧光幕和讲堂场地等等环境设备的因缘条件配合,这个座谈会才能举行;但是如果缺乏了以上各种因缘条件,这个座谈会肯定是没办法圆满的成就了,由此足以说明了「真空不离妙有、妙有不离真空」的道理!
再者,身体的诞生也是如此;比方一般人平均的寿命可以活到七、八十岁以上,但在七、八十岁父母未生育之前,究竟这个人是在那里,这个人又是从何处而来的呢?在父母未生育之前,根本没有这个人的存在;佛法告诉我们,人类之所以有出生的因缘,是因为有父精母血和佛教讲的中阴身配合投胎出生者的业力和愿力的因缘条件成熟时,才能诞生为一个人。
所以,禅观是一种般若观照,让我们认清世间所有一切法的真相是「空」的,而不会被外在的假相来迷惑和欺骗;佛教修行最高的境界是体悟到万事万物的「真空妙有」的实相,禅心里面有着无穷的妙用在里边,我们通过习禅而能对宇宙间的人、事、物有智慧的观照能力,以达到大自在,大解脱的境界。
佛教称人为有情众生,在人生的旅程当中,也时刻依情爱而生活;古人有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净,不生极乐」,所以我们的生活与感情是离不开的。
人生是有着许多情爱的因缘,在生命中除了有父母、眷属、子女、兄弟、姊妹的亲情;朋友同侪之间的友情外;更有同胞情、国家爱;甚至对喜爱的花卉树木、心爱的宠物、或者有不少人对收藏珍品都有着一份浓厚的感情。
毫无疑问,人是感情的动物,普遍人的心态总是喜欢获得别人的同情,也渴望被人尊重和敬爱。但一般人如果在感情生活上,遇到有关「爱的对象、爱的观念、以及爱的方法」选择处理得不适当,往往因而会产生了许多负面的严重问题。由于这些因缘,在世俗人生当中,常会花了不少的时间去为情感的烦恼而痛苦!以致不能休、不能眠、不能吃,浮沉在苦海里,不能逃脱,情绪波动困扰,使得身心不健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的情感问题呢?
习禅对治人生问题的方法,是根据每一个人的烦恼不同,所以对治的方法也不一样,在修持过程当中,要修戒、修定、修慧,才能自利利他,悲智双运。佛教习禅能够平衡身心的发展,达到身心健康的最佳效果,让我们获得一个解脱自在的生活。
烦恼产生的根源
为什么情感问题常是产生烦恼的根源呢?
以佛教的观点来看,生活上的情与爱,从坏的方面来看,凡是自私自利或属于占有执着的爱,就是烦恼痛苦的根源。
举个例子来说,有些人感情太丰富,往往因为太热情,感情不专一,由于滥用感情,朝三暮四,没有定力来控制自己的感情,也是招致痛苦的根源。譬如假设您是一位与好朋友正在谈恋爱的青年人,偶然遇上了一位令您更喜欢的异性,便动起爱慕的念头,刻意想进一步的追求,发展男女的爱情,本来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这份感情只是单方面太爱对方的执着,有了这个执着的话,便会重视对方的反应,虽然您是很爱他,但他并不爱您,反而表示不喜欢您,令您难堪,悲痛欲绝,感情太浓或是选择爱的对象不当时,定会自招苦恼。
相反地,如果我们是一个感情淡薄、对人冷冰冰的,而又是很自私的人,好像常表示不在乎别人,对周遭每一个人都觉得很讨厌。对需要帮助或需要关怀的人,表示莫不关心,也不愿意随缘伸出同情之手,去关心遇困境的人;更谈不上乐善好施,响应支持慈善公益了。这样心胸狭窄而又没有善缘的人生,定会不快乐而感到非常之孤独寂寞。
降伏烦恼的对治方法
佛教把心中的烦恼形容为热恼,热恼的意思是心里有困扰想不开,然后火气很大,就好像关闭在一个很热的密室里,很不舒服、有透不过气的感觉。
禅在我们的人生中起了一个调和作用,如果通过修禅习定的话,般若观照生起了的时候,对人、事、物的看法便不同了。您本来很讨厌这个人,但当下您的心与佛心无异,有慈悲心去怜惜本来令您讨厌的人,他虽然有多坏,但认同他也有佛性,他又是我的丈夫(太太、亲人、朋友…);若我不同情他,爱护他,谁来照顾他呢?就在这一念之间的醒觉,那么您的烦恼便烟消云散,心开意解了,这就是习禅观照的对治良方。
修「不净观」对治贪欲:
当在打坐时,心不断地在打妄想,思量如何在两个心爱的人当中,选择那一个时,修「不净观」对治贪欲。在习禅时,头脑保持清醒,如果您挑选的爱人是个英俊男仕,您便去观想他在30年、50年或80年后,慢慢的老化,开始生病,然后死亡,过了若干年后,变成白骨一堆;在您观想尸体的腐烂过程当中,而生起一种害怕和厌恶的心情,这是对治男女贪欲而引起烦恼的方法。
修「慈悲观」对治瞋恚:
有时候在打坐时,当那个最讨厌的人老是跑在您面前出现,令您心情烦躁,这个时候,您要修「慈悲观」,对那个讨厌的人要有慈悲心,凡事不与他计较;心量要广大去容纳他;当他需要帮助时,我便助他一臂之力。一念之间的转变,心便当下的会慢慢地柔软下来,便接受他,不再成为是自己讨厌的人了。
般若智慧能净化凡情
如果我们常常习禅,般若观照的工夫,能够帮助我们平衡处理感情上的偏差,我们才不致于走上两个的极端,因为感情太偏重或者感情太冷淡的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不如法,佛陀的教诲取之于「中道」,以「中道」的般若智慧来净化我们的感情,这样,对感情既不执着,并且在用情的深浅程度方面,更要随缘作取舍。
由此可见,世间上的忧悲苦恼,大多数是因为由于人际关系交往的不协调;因此,凡事都要应用合乎佛教「中道」法则的理念去处世,是非常之重要的;但实践「中道」是需要有真真正正的般若智慧,唯有透过禅定的修习,在观照当中觉悟到人、我、物之间是彼此相依相辅、互利互生;同时感悟到缘起性空的宇宙人生真理,以及人我微妙关系更是众缘和合的成果,在这清明宁静的当下,般若智慧才能启迪出来;这个时候,便能从自私自利的小我观念中解脱出来,以无我的精神去关心一切人、爱护一切物,如同爱护自己一样。
以慈悲喜舍的精神来升华感情
为什么我们要无条件地去关怀别人,去帮助自己不认识的人呢?
佛教一向提倡发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以及「人溺已溺,人饥己饥」的慈悲博爱精神,慈悲是无偏无私的对他人关怀和拔苦予乐。佛教认为世上无论是善人或者是恶人,因为人人皆有佛性,所以每人都本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同情心。对有困难的人都给予以关怀与帮助。就像近期中国四川大地震,伤亡惨重,很多人无家可归,在多伦多不论是中国侨胞或本土各族裔社会人仕,都大力支持捐款赈灾,大悲心起,爱心无国界,真是令人非常感动。 南无阿弥陀佛!功德无量!
多伦多大学佛学课程教授 Juhn Ahn 教授,在今天早上的「佛教习禅与心理健康」座谈会中讲及苦、集、灭、道四圣谛。谛就是真理的意思,我们凡夫如果能够了解痛苦的根源和摆脱痛苦的方法,便可以转凡成圣、转迷成悟,有个离苦得乐的人生。
四圣谛的第一谛是苦谛;苦是现在的果报,相信在每一个人的生命旅途中,多多少少都有痛苦的经历,那可能是疾病的身苦,或者是对事情的处理得不当,比如说错话、做错事等都会惹来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以及内心的贪、瞋、痴、慢、疑;以及愤怒、妒忌、忧怖等无明习气而造成的心苦。
放下与生俱来我执、我见的习气
一般人与生俱来的习气,都有一个 Big Ego ( 大自我 ) ,凡事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永远是错的;做事的方法一定要别人全部按照自已的方法去做,稍有一些差异,便会不高兴,心生烦恼,这也是受痛苦的根源。
由于我执、我见而引起苦恼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有关父母对处理教育子女的问题,也要看得开。有些父母自有一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规范方针,希望子女一定要按照他们所设定的教育和生活模式而行;但现代青年人却另有他们一套的理想,孩子们跟他们的同侪一起的生活方式,往往跟父母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现今为人父母的,不要过份执着自己的成见,假如太执着的话,会自寻苦恼;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要学会「随缘」,让子女有一些自已选择的空间。「随缘」在佛教里是一个专有名词,「随缘」就是当您改变不了别人的时候,最好就是改变你自己。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会遇到有好多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假如希望事事都要如意的话,那简直是没有可能的事。但在这个不可能的情况之下,我们要怎样做呢?过往先贤,高僧大德教导我们要想得开,放得下,该放下时,便立即放下,要做到提放自如,这便是亲子融和最有效的方法。
修禅即是修心
「万法唯心」,佛教认为世俗人痛苦烦恼的问题,一切皆由心造,如果只有形相上坐禅,而不去专心观照,是没有受用的,因为错综复杂的万事万物,是需要我们用一念凊净心去觉察、去自我观照;我们可以借着打坐来净化身心,然后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般若智慧才能够显现出来。每当遇到挫折,要解决问题时,对宇宙人生便能看得透彻; 想得开,提所当提,放所当放。
禅调和紧张的生活
生活在繁忙的现代社会里,避免不了有很多挑战和压力;修禅,能够让紧张的生活起了调和作用,生活得更轻安洒脱。有些人形容「禅」就好像是这个讲堂内的「空调」系统一样,它能够调节室内适合起居的冷暖温度,不致于被室外之大自然气温的变化影响;正如在今天这个大热天气,因为有了冷气的调节,我们才可以很安定地坐在这里听讲,不致于被闷热的气温所逼迫而烦躁、坐不安定。
禅的妙用亦复如是,对有些初入禅门的修行人来说,可能没有因缘立即顿悟成佛,或者是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的大彻大悟,当下明心见性;但在我们的生活里,如果加上一些禅味与禅机的修心养性,定会获得「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体验,在日常行、住、坐、卧的一切时中,必能够享受到禅的安详自在,每天会活得更轻松愉快,受用无穷!
调身、调息和调心是身心健康的要素
修行者对禅受用的深浅,享受禅的妙味,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视乎个人根机的深浅,并且透过顿悟或渐悟次第的修习过程,才能够亲自去体验它。禅的修行入门方法,基本上有调身、调息和调心三个调理我们身心健康的要素。一般习禅训练方法是指坐禅,但除了打坐以外,尚有行走、站立、躺卧等方式。天台止观有云:「随缘、立境皆是禅」,在上班时便专心工作,该运动时便专注在做运动上;坐禅是让我们的心念集中,心境一如,止息妄念,时刻不让第二个念头生起,心系所缘,内省观照。
习禅观心,妙用无穷
从「佛教习禅与心理健康」的(一)至(三)讲中,我们认识到禅的利益是可以加强身心健康、启发般若智慧、调和精神紧张、降伏无明烦恼、以及净化感情生活等等 …是现代人幸福生活的泉源,也是圣者悟道的归源。佛教始创人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进入无上甚深的禅定之中,证悟成道,禅坐是彻见诸法实相的法门。其实,禅不只是佛教专有的,生活无处不是禅,禅是平等和普遍性的,有一则佛教里流行的趣谈:
中国的高旻寺,是著名的禅堂,每天虽然都有很多出家人在禅堂里参禅打坐,但环境保持肃然寂静。传说早上有一位卖豆腐的老居士,发心天天送豆腐来高旻寺。纠察师父被他的发心感动,便邀请他一起打坐。他便问师父打坐究竟有什么好处?师父回答他说要亲自打坐来体验。卖豆腐的人进入禅堂之后,放下世间一切尘劳杂念,也像其它的修行人,专心一意地打坐。过了一支香在小休的时候,他如获至宝,满心欢喜地对纠察师父说:「打坐真好!刚才我想起几十年前,老李欠我的三块豆腐钱,还没有还给我,在静坐中,终于让我想起来啦!」这位卖豆腐的人只静坐了这么短暂的时间,就收到如此的妙用,感到如此高兴,静坐中的他澄清思虑,提起清晰的记忆。何况老参修禅者,透过恒长习禅的功夫所显发出来的无穷妙用,自不待而言了。
以上一则趣谈,只是卖豆腐老居士个人禅修的体验,只是以指指月,来说明禅的真正受用者,无不生活在社会的每一个阶层里。其实他在坐禅中打妄想,这并不是真正的禅修,真真正正的禅修是止观双修。「止」就是停止一切妄想后,就用般若智慧,一念清净心去内省「观」照。
习禅观心,妙用无穷,我建议各位听完了这个讲座后,每天在早晚或利用白天空档的时间来习禅,多求获得亲身体验的实际利益。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普门品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