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佛弟子,若欲成为和睦相处的夫妻,应如何相待呢?
一、了达夫妻皆是缘,因此不可要求对方完美,以有缘才来相聚,互相不嫌弃,才能有幸福;互相嫌弃,夫妻生活即成苦海。
二、不以佛法来要求对方。学佛之人,绝不能对别人说:;你是学佛的人,怎么可以这样子?;看你受五戒的人,怎么可以这样?因为佛法很高深,很难行,所以千万不要以佛法来要求别人;除非他是圣人,否则一定会令你失望。但你口虽不讲,心裹若还是以完美的佛弟子来期望他,希望他有如阿罗汉、大菩萨,这压力会让对方受不了的;有压力即有痛苦,生活便不美满。
三、如果吵架时,不应轻言;离婚。一吵架就赌气说;离婚,这是很不当的。而且这句话一旦第一次讲出口,以后就很容易再讲。于是他不服输,你讲? 他也讲,最后,一时吞不下这口气(我又不是非有你不行!) ,于是干脆真的去签个名算了。再者,讲出这句话,是很伤人家的心的,所以不要只为了发泄你的气愤而这么说。你即使用任何其它恶毒或肮脏的字眼来骂,都没有;离婚这两个字来得伤人,因为说要离婚是对对方最大的侮辱― 表示你不要他,你要甩掉他。即使你是不甘示弱,以牙还牙而说出来,或为了表示你对他的失望而说,然而感情这种事不是定的,你今天对他很失望,明天不一定还是会对他那么失望;那种失望的感觉是会改变的。也许第一一天你会觉得他还是蛮可爱的!所以不要随便提;离婚二字!这两个字到了口边,要随着口水吞进去― 把你伤人的利剑吞回去。
四、善调自心的佛弟子,应从身旁的人修起,这比较难做到;要尽量修养自己,好的让他受用,坏的我来承担。
五、化夫妻之情为;怯侣之情,这就是将世问夫妻的感情;升华为菩提之道侣;若真能如此,双方就会很快深人佛法,人菩提道。若不如此,则永远是平凡夫妻。
六、为佛之真子,应化一切亲情为;法界道侣之情。方才所说只是指夫妻之问的感情,现在更包涵切亲情。为佛弟子应化父母、兄弟、 子女都成为你的;法眷,于一切眷属应作如是观、如是作愿,如是想、 如是行;如此,当下即能了脱无量诸苦。
七、 应提升或升华一切感情;如何提升呢?要净化私情。如何净化呢?要去除;我。日本人讲;我是;私,实在很有道理。因为;私就是;我,故称;私我― 换言之,;我就是自私的。如果能净化私情(自私之情)― 去;我― 就能转一切烦恼为菩提。;我是总相,其具体内容为我执、 我爱、我见、我慢;去除我执、我爱、我见、我慢以后,因为无;我,就变成只有奉献、 施与。这就跟菩萨道相应了。到了此一境界,你就再也不会说:;我对你这么好,你都没对我更好一点。
万-夫妻感情不睦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或感情将要破裂时,要如何面对?
一、 虔诚礼佛忏悔;忏悔累世所结恶缘。
二、努力诵经修法,回向为彼此消除业障。
三、 修习忍辱;不能;硬拼。在感情上天天拼,便天天输:在感情上是;爱拼就会输。
四、须用感动或感化的方式,施以善巧方便;即使不得已而用苦肉计也行。总之,感情之事要用软的,不可用硬的,要以柔克刚。因为感情本身就是;软的,所以硬的方式任何人都不喜欢。感情其性虽柔软,但具有很大的威力,几乎可以把铁都烙掉,故古人言:;至柔所以至刚
五、凡事要理智,不可感情用事,不可冲动莽撞,应三思而后行。
六、不褴情、 不任性。须养成自制的能力,才能与眷属相处和谐,而不致有意、或无意地伤人。
七、须养成独立的精神。夫妻常常是互相依赖,而且通常是互相依赖得太多。如果万一他稍不一识你依赖时,就说:;不体贴我。甚至会说:;是不是你变心了这都是依赖太深所致― 太依赖他人,结果是自苦苦他,彼此都很不方便,很不自在;乃至互相羁绊,而不能互相提升。
八、有错则须认过、改过;不能为了虚假的面子,而自我护短、掩饰。这一项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尤其是要自己先做,不要期望他(或她)先做。通常两人之所以会相持不下,都是因为彼此都不肯认错,甚至于常常会说:;我虽然有错,但你也有错!实际上,这句话背地一异隐含的意思则是:;我虽有错,但你错得比我多!― 因此,主要是由你造成的。这已经是他(她)最好的道歉了!很少人肯宽宏大量地说:;都是我的错。有这样雅量的人实在非常少。
事实上,如果一方肯诚心地说:;都是我的错,对不起通常另一方都会反而不好意思地说:;没有!没有!我也有错。所以连夫妻相处都要有智慧、有风度,不是光用一团热火的;感情(所谓;爱)就可令家庭生活快乐美满的。若你一定要说:;我有错,不过你也有错。对方一定不服气。若是你说:;对不起,都是我的错,你没错。对方一定会;原谅你。人与人之问所争的,都不过是争一口;意气!所以我刚才讲:;爱拼就会输,就是这个道理:你要拼,他也要拼,便没有人肯让;大家互不相让,争吵便没有善了之局;反之,你若不拼,便没有人能和你争强斗胜,老子说:;以不争,故人无能与之争。没有人能跟你争,你就变成;天下无敌了!泛道理很微妙、有用,可以好好思惟一下。
九、如果曾经做过对不起他(她)之事,甚至严重伤害了他(她),就必须赶快认错、道歉、补救。对一般人来说,这实在非常难以作到。比如说,有时候在气愤之下,甚至不一定是气愤,而是由于放逸,因此一时说错了话,心里实在并没有那个意思。然而,不管你有没有那个意思,也不用再为自己辩解、闲脱了,否则就好像你没有错一般。凡是伤了他人的心,不论如何都应该要诚心道歉,这是作人最基木的道理与修养,更何况是佛弟子。当对方觉得受伤害而抱怨说:;你太伤我的心了!(虽然你没有这个意思。)此时你若真是无心之过,你也不要光是一直抗辩说:;可是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啊!以求自我洗刷,而一矾无道歉之表现。一直讲这种抗辩的话有什么用呢?就譬如有人打赤脚,你穿着高跟鞋踩在他的光脚上,那无疑是很痛的。
但你并没赶快道歉,却只说:;我不是故意的。以心硬故,就是不肯说声道歉的话!其实即使你道歉,他还是痛。所以你至少要赶快道歉,让他觉得好过一点。(虽然你道歉以后,他那个;好过一点其实也是假的,只是心一袅的感觉而已。)所以身为佛教徒,若要当一个真正的佛法修行人,就要这样;降伏自心:不可死要面子;死要面子的人,凡事一定要逞强到底,作错了事,死也不肯说出认错的话来。退一步说:不论全是你的错,或不是你的错,既是修行之人,即使只为了令他人觉得好过些,甚而即使只哄一哄他,当他是孩子一般(无知、 任性、道德柔弱的人,即是未成长的;孩子),而对他(她)说:;对不起!对不起!都是我的错。一切就都没事了,这对你实在并无丝毫损失,却只有好处― 心量增广― 何乐而不为呢?有智者应如是。附及,;心量广大是菩萨的一个特征。
十、 夫妻感情不睦,有时候是由于金钱而起的。自古以来,世间上有多少人,由于金钱上的纠纷,而令至亲反目,乃至相杀、 相告,视同寇雕。学佛之人对金钱不能这么看重,在家中更不能认为赚钱的人就是;头家,一切都得听他的,乃至作威作福;而没赚钱的即变成;奴家,于一切事皆丝毫无置喙的余地,更无发言权。然而一旦有辑一日,那个;没赚钱的人也去上班了,他在家中的身份地位,便陡然提高了,很受尊重。学佛人不应如此势利眼。学佛的夫妻之间,对于金钱,最理想的是一切公开,不分你我。现金放在家一畏或银行,不管是谁赚的,你赚的也好,我赚的也好,都合在一起,大家都可以用,不要分。银行户头最好也是共同的,若为作生意、报税、遗产等种种汰律上的需要,而分开登记,那又另当别论。
总之,夫妻之间在金钱、财产方面,应该建立互信、公开、无隐藏的基础上,夫妻之问的感情若要融洽,至少这一点互相信赖是应该有的。若如此,夫妻之间至少不会因金钱的问题而造成感情上的裂痕。顺便提到有种特别情况,必须注意及避免:有些女的娘家有钱,甚至以娘家的钱帮助丈夫成立事业,这个女子应该可说是贤内助、;帮夫命的了,可是却常听到这种女子对丈夫说:;要不是靠我娘家的钱,你哪有今日?这种话千万说不得,一来令对方毫无尊严,二来你又;讨人情:须知,‘讨人情即人情绝;本来有人情,一讨人情就;无情了。这种话一出口,常常是;令夫妻关系以悲剧收场,如外遇? 离婚等,为什么呢?因为你瞧不起他,他在你眼中没地位,不受尊重,他便去别处找能尊重他的人。故须特别注意。尤其应格外谨记的是:帮助人,绝对不要当面讨人情。
夫妻如果离了婚,怎么办?
一、谨守;君子绝交不出恶言的风度,既已离了婚,就不要再一直讲他(她)的坏话,彷佛讲他的坏话便表示你很有面子;例如说:;因为他为人这么糟糕,所以我才跟他离婚。那是你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那么,你当初为什么跟他结婚呢?那时不是一直在称赞他很好吗?
二、忏悔业障,努力修行。因为业障重,所以婚姻不能幸福,因此会有婚变。
三、更重要的是要观察彼此之缘已尽。这是真的,若缘已经尽了,或债务已经偿清了,彼此已不再相欠,就会分开;要以智慧来面对这件事。
四、不要苟且。既然已经离了婚,对方如果不是真的要跟你复合,不要随便再以身相就。若真的彼此诚心要复合,那当然很好。若只是一时起意,或还是有些放不下,但放不下、却又提不起,而轻易以身相就,纠缠不清,那样很不好。刚才讲过,已经缘尽了,就离开最好。
总结而言,在家佛弟子应如是面对感情的问颗
一、观察、了达众生皆是;情多智少。所谓;情是什么?以佛观之,;情就是;迷,所以说;意乱情迷― 意若乱,情就迷,;迷就是迷失自己,;迷失理智。;智是什么?;智就是;觉。我对这点的体会,最早是在我初中的时候。有〔 个朋友,我知道他为人心很狠,甚至对老朋友也是如此,即使只有一点点不合他的意,就与人绝交,而且是;说绝交就绝交,一点儿都不拖泥带水。此人于大学时追求一个女孩子,因追不到,心中就起怨恨。于是他老兄给这女孩子寄了一封信,信封里装的不是情书,而是一些烧了一半的金纸、银纸。过不久,又寄了一信,信纸上画鬼、画骷髅。事实上这女孩子并没有任何地方得罪他,只是不肯跟他约会而已,他就以这种方式来回报,然而他老人家却一直自称自己是;具有丰富的感情的人,且自号为;豪放生。
其实,依我看来,他实在是个心胸十分狭窄、冷酷、自私、 无情之人,而他却自认是个;一蒙情之人。由于这件事,我那时便了知,人(凡夫)大是;情多而智少,而且世上没有人自认是;无情的。一般人可以承认自己没有智慧,却不会自认无情。因为;无情对众生而言是最坏的一个判决。你判他没有智慧,说他愚蠢,他会认为;可能是对的,有时候可能还会笑一笑。但你若说他;无情,那就不得了了。当然更加没有人会自己说自己是个无情的人;可是却有很多人会说自己没有智慧,而且也好像觉得并非什么严重的事。因此可知,众生都是十分重;情的,故称为;有情众生。对世俗人而言,一个人即使事业上有辉煌的成就,但却没有爱,总觉美中不足,乃至觉得空虚,甚至觉得那些成就并没有多大意义,因为没有人能分亨他的成就与光荣。为什么众生皆如是重情?那是因为;众生皆迷,为情所迷― ;情迷智昏的关系。
二、要努力地克服自己的我执,而稍微修一点;菩萨之情。;情有两种:一种是;凡夫之情,一种是;菩萨之情。凡夫之情是私我的、拥有的、占有的,乃至于是;独占、 ;控制之情,绝对不能跟他人分享。就有人作如是颠倒之说:;你若爱我,就不能爱任何其它女人,甚至也不能爱你妈妈― 你好好想一想,你到底是要你妈妈?还是要我?如果你要你妈妈,我现在就走!这就不对了!这是独占之情,妈妈与太太哪有冲突另一种是;菩萨之情,菩萨之情即是;无我之情、 利他之情、 奉献之情、 不求回报之情。我们凡夫之情不但是占有、独霸,而且要求回报,并且要十足的回报,乃至于是要加倍的回报:因此,我爱你一分,你至少得回我三分、五分才行,最好是十分,否则我就;不够木,不赚点怎行?这简直是把感情当;营利事业在作。我们做为一个佛教徒,为了求开智慧,就要克服我执,不能只求利己;要像菩萨一样,不求回报,修无我之情、利他之情― 佛弟子要这样来面对;一切感情之事。
三、要依智不依情。佛的;十力里有三项:;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一切语业随智慧行、;一切意业随智慧行。随智而行,不要;随情而动;然而我们众生都是;随情而不;随智,所以就会产生许许多多痛苦的结果:令别人痛苦,也令自己痛苦。
四、化凡俗的;有情为;大有情。大有情梵文是绒喝被〞。;摩诃萨唾,也就是;大菩萨的意思。大菩萨的;大有情才是;真实的情。我们凡夫的感情都是;妄情,都是;虚情假意之情。如何得知呢?最明显的例子是:我们常可看到有人过世时,亡者眷属常常边哭边说:;你怎么这么没有良心 喜泛么狠心离我而去但丢下我一个人,叫我怎么办呢叩:我怎么办呢?你试想:她到底在哭谁呀?是哭自己将来的生活?还是为了他的死而哭?为佛弟子,就是要这样以智慧来观察了知世间人及自己的感情。回过头来看,世问人如果;情字得以解决,那么生老病死的问题也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因为生老病死的总动力之源也还是由;情而来― 如果众生断除;迷情,便不再受生死。那么;情是怎么来的呢?;情是由;贪爱而来:由;爱而有;情,故称;爱情。广言之:一切众生正因;贪爱而有生老病死,众生皆以此;爱而互相系缚,自缚缚他,你绑我,我绑你,大家捆作一团,还很得意快乐地说:;你是我的,我是你的!而不知:这一切世间,实无我、我所。以上简单讲解;佛教徒如何面对生、老、病、死与感情生活的问题。
版权所有:普门品原文网